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:开启红利期+ 查看更多
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:开启红利期
+ 查看更多
分享到:
发布日期:2021-06-22
尽管疫情影响较大,2020年,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仍继续扩张,达到一个新的高点,即553亿美元,较2019年增长5%,超过了2018年创下的529亿美元的高点。
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(SEMI)预计,2021年,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6%,达到587亿美元。
全球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正呈现三大态势:
1、中国大陆是增长最快市场
从需求角度来看,中国台湾、中国大陆、韩国、日本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市场,合计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80%。2020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总体规模为553亿美元。
其中,中国台湾市场为119.5亿美元,继续位居全球第一。中国大陆超过韩国达到95.2亿美元,跃居全球第二。增长率方面,全球仅有正增长的两个地区是中国大陆(9.2%)和中国台湾(4.3%)。
2、美日韩等国的跨国企业仍霸屏全球
由于半导体材料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,目前半导体材料高端产品大多集中在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家和地区。
相比同为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市场,半导体材料市场更细分,单一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小,所以少有纯粹的半导体材料公司。半导体材料往往只是某些大型材料厂商的一小块业务,例如陶氏化学公司、杜邦、三菱化学、住友化学等,半导体材料业务只是其电子材料事业部下面的一个分支。
尽管如此,由于半导体工艺对材料的严格要求,就单一半导体化学品而言,仅有少数几家供应商可以提供。
以半导体硅片市场为例,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集中度较高,产品主要集中在日本、韩国、德国和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。
其中,日本表现最为突出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包含的19种核心材料中,日本市占率超过50%份额的材料就占到了14种,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。
3、自西向东的产业转移
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,伴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转移,全球半导体材料行业也历经重心自西向东的转移:
第一次转移是从美国转移到日本;第二次转移是从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;目前,半导体材料产业或将发生第三次转移,即全球向中国大陆的转移,这也是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。
不可否认的是,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上的表现惊艳。生产芯片的材料品类繁多,必须用到的19种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。而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2019年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达66%;更关键的是,在这19种主要材料中,日本有14种市占率超过50%,其中,光刻胶、高纯度氟化氢和氟化聚酰胺更是其“杀手锏”。
相比较日本,经过多年的布局与发展,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部分领域已经形成了单点突破的格局,而在美国科技冷战的挤压下,中国在这一领域已被迫进入到蓄势全面崛起的阶段,以化解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困局。
202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95.2亿美元,增长率更是全球第一,达到9.2%。中国已经成为半导体材料产业的“材料大国”。
然而,在一定时期内,外部环境趋紧对行业发展会造成较大困难,但从国内产业长期健康、有序发展角度来看,也将开启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的红利期,从而驱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加快由大变强,摆脱被“卡脖子”的状况。
从目前来看,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潜力依旧很大,“潜力股”也将持续涌现。
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(SEMI)预计,2021年,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6%,达到587亿美元。
全球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正呈现三大态势:
1、中国大陆是增长最快市场
从需求角度来看,中国台湾、中国大陆、韩国、日本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市场,合计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80%。2020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总体规模为553亿美元。
其中,中国台湾市场为119.5亿美元,继续位居全球第一。中国大陆超过韩国达到95.2亿美元,跃居全球第二。增长率方面,全球仅有正增长的两个地区是中国大陆(9.2%)和中国台湾(4.3%)。
2、美日韩等国的跨国企业仍霸屏全球
由于半导体材料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,目前半导体材料高端产品大多集中在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家和地区。
相比同为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市场,半导体材料市场更细分,单一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小,所以少有纯粹的半导体材料公司。半导体材料往往只是某些大型材料厂商的一小块业务,例如陶氏化学公司、杜邦、三菱化学、住友化学等,半导体材料业务只是其电子材料事业部下面的一个分支。
尽管如此,由于半导体工艺对材料的严格要求,就单一半导体化学品而言,仅有少数几家供应商可以提供。
以半导体硅片市场为例,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集中度较高,产品主要集中在日本、韩国、德国和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。
其中,日本表现最为突出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包含的19种核心材料中,日本市占率超过50%份额的材料就占到了14种,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。
3、自西向东的产业转移
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,伴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转移,全球半导体材料行业也历经重心自西向东的转移:
第一次转移是从美国转移到日本;第二次转移是从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;目前,半导体材料产业或将发生第三次转移,即全球向中国大陆的转移,这也是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。
不可否认的是,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上的表现惊艳。生产芯片的材料品类繁多,必须用到的19种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。而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2019年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达66%;更关键的是,在这19种主要材料中,日本有14种市占率超过50%,其中,光刻胶、高纯度氟化氢和氟化聚酰胺更是其“杀手锏”。
相比较日本,经过多年的布局与发展,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部分领域已经形成了单点突破的格局,而在美国科技冷战的挤压下,中国在这一领域已被迫进入到蓄势全面崛起的阶段,以化解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困局。
202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95.2亿美元,增长率更是全球第一,达到9.2%。中国已经成为半导体材料产业的“材料大国”。
然而,在一定时期内,外部环境趋紧对行业发展会造成较大困难,但从国内产业长期健康、有序发展角度来看,也将开启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的红利期,从而驱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加快由大变强,摆脱被“卡脖子”的状况。
从目前来看,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潜力依旧很大,“潜力股”也将持续涌现。